第119章 战后布局(4/6)
万四千人隔着沙颍河进行驻防,已经足可保证我们东部战线的安全。”说道这里,杨平走到张辽前面,说道:
“故而,从明日起,文远你就可以分批次,将第一镇的将士,缓缓向西抽调,抵达我等之前商议的出击位置。"
说完,杨平询问一直没开口的诸葛亮:"孔明觉得如何?"
诸葛亮是个心思缜密、智商极高的人物,略作思考,便对杨平拱手说道:"都督的安排并无疏漏。
只是护民军将士们连续奔波,等到达南阳郡边境时,也是极为疲惫,恐无力再战也。"
诸葛亮的考虑是,根据这个时代人们的身体素质得出的结论。
杨平没有回答,看向张辽。
张辽面色轻松地说道:"孔明,护民军士兵,被都督的一日三餐,以及强身壮骨粉(虫粉)喂养了一个多月,此时的体力和耐力,已经超越了天下诸侯士兵了。
再加上,护民军各部,向西最远也不过六百余里,沿途后勤保障极为得力,日行六十里,也不会让士兵们感到疲惫。
反而这次西归,将锻炼将士们长途行军的能力。"
杨平的虫粉,诸葛亮是没喝过的,原因很简单,人诸葛亮身体素质本来就很好。
诸葛亮也知道,杨平总能创造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于是就不再多言了。
倒是杨平对着诸葛亮说道:"孔明,本都督已经将太平民团的所有事宜,与你交代清楚了。
未来五日,你要随车骑营一起,配合我安置的伤兵(当基本官吏),将阜南县、颍上县、汝阴县、临泉县,四县的分田编户工作完成。
随后,你便随着西归的部队,返回本都督确定的兴州州治信阳(原义阳县),我等将治所向西、向南迁,更能迷惑袁术。
沿途,你也可以好好视察一下你治下的百姓。"
诸葛亮躬身应是。
商量完大的战略,杨平便命亲卫,去请两个人进来。
不多时,曾经的遂平县小渠帅姜魁(现第四师第三十四旅旅长)、
曾经的西平县小渠帅白波(现第二师第三十二旅旅长),两人吃完庆功宴,便被杨平命令在旁边帐篷等候。
此时二人进来,杨平起身迎接,两人赶忙向杨平行礼。
见礼完毕,杨平开口说道:"姜魁旅长,本都督听闻你与河东的杨奉有些交情,并且与杨奉手下大将徐晃,乃是同乡?"
姜魁拱手说道:"禀报都督,确实如此。
当年黄巾起义时,我等曾和杨奉并肩作战过一段时间。
至于徐晃、徐公明,与我确是同乡,但相距却远,也只是见过几次面,非是好友。"
杨平又对白波问道:"白波旅长,听闻你与黑山军中张燕乃是同乡?"
白波同样拱手回答道:"回禀都督,我二人确是同乡,但交际不多。"
杨平这才说道:"二位旅长,我护民军如今已占据一郡之地,击败袁术,算是小有名声、有些根基了。
我听闻,杨奉正在护送汉家天子,停留在河东郡。
同为大贤良师领导下的黄巾余部,你等应知刘家天子最是薄幸之人,
'狡兔死,走狗烹'就是刘家天子的基本操作。
如今刘家天子落难,定会记得杨奉等人好处,一旦稳定,杨奉等人尚有活路乎?!
姜魁旅长,稍后,你持本都督书信两封,一封送与杨奉,劝其率部南下渡河,言说颍川郡为我外舅温侯所据,一旦到达颍川郡便可获得粮草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