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战后布局(3/6)
人的武器,以及俘虏的军官,交还袁术。随后袁术便会起兵东归,我军与其的战争将彻底结束。"
说到这里,张辽叹了一声气:"都督,若不是我等目标是荆州,此次真是便宜袁术了。"
杨平开言道:"无妨,淮南之地就在那里,早晚都是咱们的。"
然后又说道:"只是中午大雨,雨后,就要辛苦手下将士们急速赶路,将俘虏送到四十里外的阜南县了。"
张辽说道:"就是明日送,也无妨。"
随后,杨平又与张辽、诸葛亮商议了向西对荆州刘表的战斗。
只听杨平说道:"昨日温侯的回信,言及已派遣了快马信使,颍川距弘农不太远。
预计张济,最迟今日便可收到信件。
张济士兵早就已经饿得骨瘦如柴,听闻信上我等的撺掇,必然会南下攻击南阳郡。
文远,你与张济等人素有交往,可知张济如若出兵,何时能到南阳?"
张辽略作思考,便对杨平和诸葛亮说道:"都督,张济之兵为西凉兵。
西凉兵鼎盛时,几乎是步兵、骑兵各一半,如今西凉军历经战乱已经衰落,
但末将以为,张济所部仍然可以做到骑兵三分之一的规模。
据我等得到的消息,张济所部共有万余人,以此推算,骑兵约有三千余人。
西凉骑兵通常一人双马,三千骑兵即便是张济所部粮草不济,估计仍有五千来匹战马。
而张济又无多少辎重,五千匹马足可全部驮负,步兵可轻装而进,一日可行八十余里。
虽然张济出兵,乃温侯书信提议所致,但张济等人与温侯关系算不上太好,若走东线经洛阳、伊川南下,其恐温侯在中间吞并他的部队。
故而,张济等人会绕道关中,走武关道南下。
末将预计,最迟端午节时,张济所部,便能赶到武关道最南部的穰县(今邓州市)。"
杨平回想了一下脑海中的历史资料,张济确实会走张辽说的这条路,而且最终,张济会死在穰县城下。
至于兵力,张辽说的,与史书记载也相差不大。
于是,杨平对张辽和诸葛亮说道:"文远、孔明,如此,我等的时间也不多了,
明日,便得命令何仪副总兵,快马赶往野王县(泌阳县),会同马河的第5师以及警备第一旅,共7000精锐,择机将刘表部署在两郡连接处的五千荆州兵收拾了!
吸引刘表的注意力,给张济所部提供点帮助。
主力大军,则在五日后西归,"
张辽听闻杨平之言,一扫轻轻放过袁术的郁闷,进而,有些兴奋地看向杨平。
只听杨平说道:"即便是我等归还袁术两万俘虏,而这些俘虏,已经被我军打得丧胆,再经过今天早晨的葬礼,这些士兵对我护民军充满敬畏和向往。
我等分批次还给袁术的俘虏,全部是打乱编制的,也就是说,在我等将这些俘虏全部归还以后,袁术至少要用两三天时间,才能理顺我等送回的俘虏。
小主,
这样,袁术在沙颍河东岸将会有两万五千兵力,但如果袁术敢驱赶着他们渡河攻打我军,本都督预计,这些人立马就会哗变!
故而,我军在沙颍河以西地区,无需留下太多兵力。
江波的水军第一师,和淮河警备队共八千人,暂时驻扎在颍上县城,基本就可防备袁术出尔反尔。
新组建的第六步兵师六千人,也将在五天内赶到汝阴县(今阜阳市区),有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