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新式榴弹炮(3/3)
搜索了一下苏联原型款M1931 A-19加榴炮。原炮重达7.1吨。
除了专用的牵引车外,想要移动只能依靠专用载具。
以该型号为蓝图的自产火炮,能将重量降至3.8吨,已经算是技术突破了。
M1931 A-19加榴炮除了自重以外,其他方面都很出色,其改进型号是二战苏军“大炮兵主义”的核心装备。
经过战火的反复淬炼,根本不需要作太大改动。
估计整个设计组,将百分之八十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轻量化上。
才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技术突破。
赵方远略微听懂一点,像模像样的点了点头:“嗯,挺不错的!”
“就这一门火炮?”
闵志鸿挠了挠头:“目前就这一门.”
赵方远皱眉:“一门火炮够干什么的?”
闵志鸿不知该说些什么,支支吾吾:“长官,产.产能有限,重炮又不好生产,眼下我们厂半个月只能造出一门来”
一边说着,一边面色犯难。
赵方远:“长官,这.”
王奉笑着挥了挥手:“既然有,那就先用着,炮纵再增加一个营,等后续火炮慢慢补充进来,部队就成满编了。”
赵方远点了点头,扭头看向闵志鸿:“你们厂要抓紧生产,现在前线部队急需这种火炮,必须要把产能提上来!”
“这是军令!不得有误!”
闵志鸿连连点头,翘首以盼,像是在期待着什么。
但对方显然没当回事,下达完命令后,也兴冲冲的跑到重炮旁,小心的抚摸着炮管。
闵志鸿傻眼了。
不是?
加紧生产之后呢?接着说啊!
自己这次来砀山,可是暗中夹带了不少“私货”。
长治各个军工厂都是资源消耗大户,但原材料供应商很少,单说钢材这一类,目前辖区内的钢铁厂,只有晋东南这一家。
据他所知,该厂订单已排至明年十月份了。
火炮厂成立的晚,在订单排期上,根本抢不过子弹厂和步枪厂。
宋文杰已经在尽力协调,可依旧收效甚微。
火炮确实重要,但步枪,子弹,手榴弹更是刚需,一旦断供,那事情可就严重了。
可即便如此,火炮厂的生产任务却是最紧张的。
无奈只能出此下策,打着来砀山讲解火炮技术的幌子,到最高长官王奉的面前哭穷。
常言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嘛!王奉咧嘴一笑。
一眼便看穿了他的小心思。
“你们厂目前的情况如何?资源供应的上吗?”
听到这话,闵志鸿顿时来了精神:“长官!不够啊!”
“咱说句难听的话,生产线不是用钢铁,那是真拿钢铁当饭吃啊!大米白面吃的都没这么快!”
王奉笑了笑,认真思索片刻后。
“你们厂的问题,我会留意的,肯定不能让你们断了生产,你先去忙正事吧。”
得到口头保证后,闵志鸿心里乐开了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