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新式榴弹炮(2/3)
伤力,都不在一个基准线上。九一式榴弹炮的特点很明显,威力尚可,1.7吨的战斗全重,完全可以由一辆自产卡车牵引。
机动性够高,完全可以充当纵队支援火力。
至于日制九六式榴弹炮王奉已经嫌弃他好久了。
纯纯就是日本陆军用来充门面的“样子货”!首先就是零件质量差,公差简直大到离谱。
最值得诟病的就是复进机——稳定炮身,抵消后坐力的设备,在调至最大仰角时经常出现故障。
刚齐射几轮就得哑火,维修极其繁琐,一坏就是一整天。
射程也是劣势。
12公里的极限射程,远远低于各国同级别的火炮。
最关键的是,对王奉来说火炮射程才是重中之重,只要有了足够的射程,在不向前推进战线的情况下,也能把炮弹灌进鬼子的指挥所里。
反观新式122毫米榴弹炮。
虽然口径缩小了,但射程增加了6.5公里,重量也降到了4吨以下。
完全可以顶替九六式榴弹炮。
王奉急切地问:“火炮运到哪了?”
赵方远看了眼手表,心中估量一下:“应该快了吧,大概还有十多分钟!”
王奉抿了口茶水,扭头看向窗外:“差不多了,先出去等看看!”
“自产新式火炮,绝对是我军装备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二十分钟后。
校场上。
炮纵司令郑振中理了理军服,目光直勾勾的盯向大门,眼神极度迫切。一阵引擎的轰鸣声传来。
视线内,一辆野战Ⅰ型牵引卡车缓慢驶来,车厢背后,能隐约看到倾斜而起的墨绿色炮管。
“往左!”
“再往左!”
引导员立马上前,指挥汽车兵将牵引卡车驶进停车区域。
郑振中早就按耐不住了,卡车还没停稳,便小跑过去。
王奉笑了笑,站在远处望向新式重炮。
仅是第一眼,便大受其震。
但从纸面数据上,根本无法直观体会到新式重炮的庞大。
虽然口径只有122毫米,但体积上绝对要比150毫米的九六式榴弹炮大上一圈。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尤其是五米多长的墨绿色炮管。
黑黝黝的炮口斜指天空,单是看上去,就能让人感受到一股极其浓重的压迫感。
卡车车门打开,设计师跳下来,小跑到王奉身旁:“长官好,我叫闵志鸿,目前任第一火炮厂的副厂长。”
对待技术人员,王奉并未敬军礼,而是伸出手问好。
赵方远看向重炮,也不禁咋舌:“这炮设计的这么大,要是不说,我还以为是203毫米的!”
生怕长官误会,闵志鸿赶忙解释:“为了达到远射程和高初速这两点,必须采用长倍径炮管,这点是不可避免的。”
“炮架也需要承受高后座力和发射冲击,必须足够敦实,苏联原型款用的是实心轮胎和复杂液压装置,结构笨重,稳定性很差。”
“为了改变这一点,我们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以轻量化为要求,独自设计了一款全新炮架,采用板簧悬挂和充气轮胎,”
“请长官放心,目前我们厂在火炮轻量化技术上,已与世界先进水平看齐!”
王奉笑了笑。
在等待重炮抵达的时候,他在系统面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