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大军所到之处,百姓竭诚欢迎(3/4)
地区的后路,不管是从战略价值,还是威慑力上讲,都远远大于由北向南,或由东向西的进攻路线。可惜人走茶凉了.现在的山西第一军,更多地承担守备任务,驻防兵力也从精锐甲种师团,变换成乙种师团加独立混成旅团。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第二方面。
侧背的郑州等地尚未沦陷,过早的进攻长治,会将当地军队驱赶到第五战区。
与当前的作战理念极为相悖。
不过王奉也没将全部希望,寄托于猜测日军怎么想。
自己强大才是硬道理。
第二,三预备兵团正在筹建,兵员已经招募齐备,武器也都下发到位。
正在紧锣密鼓的训练中。
按照王奉的预计,是将等部队达到【训练初成】后,在划归到正正式作战序列中。
但若真的情况紧急,也可以立马开赴战场。
陆军嘛!填线嘛!给杆枪就能上!
思索之际,赵方远大步走进,递上来一个小册子:“长官!”
“这是后方送来的,长治军校一期生名单。”
王奉挑眉,好奇接过,扫视一眼:“这么多人?”
“都是经过细细筛选的?”
赵方远点了点头:“没错,过来送信的弟兄说,长治五县的百姓报名热情非常踊跃,一共统计了一万多人,最后只招录了这一千人。”
招录考核是王奉定下的。
一共分为三大类。
学识,体能,思政。
主要重点放在思想政治上,会识字就行,体能方面,只要不是病秧子,基本都能录取。
大不了入学之后再练。
宽进严出,要是不合格,再劝退也不迟。
至于别的方面,他不是常凯申,长治军校也不是黄埔军校。
常凯申对骨骼清奇,面相端正的学生心生好感,而对那些长得低于审美标准的歪瓜裂枣很不看好。
就算是入了学,毕了业之后,也得不到重用。
长治军校就没那么多奇怪的条条框框,又不是选美,一切以成绩说话。
王奉掂量着厚厚的花名册:“这事办的不错,给宋文杰发报,给他记上一功。”
“这批军校生好好培养,多有点心,往后这都是咱们的中层骨干!”
赵方远:“长官,有些军队中的弟兄也想进去深造一下,这?”
王奉皱眉:“等徐州战事结束后,再分批次安排入学,先让弟兄们等一等!”
赵方远:“明白!”
王奉转而问起另一件事:“现在徐北战况,发展到哪一步了?”
这场围歼战抽调了这么多精锐兵力,进展速度非常快,满打满算就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应该不会对北方战局造成太大影响。
赵方远答复说:“目前日军尚未赶至临沂,但庞炳勋将军的第三兵团,已经进驻临沂城郊,做好了战斗准备。”
“五个团的兵力,硬抗日军两个师团在下看来赢面不是很大。”
“第五战区长官部来电,要求我等简单修整后,迅速赶回徐州,将此地的防御交给第57军。”
王奉应了一声:“既然如此,传令下去,快速打扫战场,明天拂晓准时启程。”
2月13日,正午。
徐州南部重镇,宿县。
大军浩荡开进城中。
主干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