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必遭敌军顽强抵抗(1/3)
时局一片祥和,嬴政于后花园漫步之际,赵高匆忙赶来。“陛下,狄道烽烟骤起,紧急军情传来!”赵高躬身禀报,面容凝重。
嬴政闻讯即刻下令召见冯去疾、李斯、王贲及蒙毅,又命人请武成侯入宫。
烽烟四起,边关告急,能如此迅速南下的唯有大月氏。
嬴政随即快步走向书房。
冯去疾、李斯和王贲刚到家不久,尚未落座便接到了嬴政的召唤。
武成侯府中,王翦在仆人的协助下穿戴整齐。他身披繁复花纹的黑色铠甲,金线勾勒边缘,既有刀剑痕迹,亦有箭矢伤痕。他活动双臂,感受铠甲的舒适度。
“父亲,我先去探查情况如何?”门外的王贲关切地提议。
王翦瞪眼训斥:“胡说什么!老夫尚能征战,狄道烽烟必是异族侵扰,如今大军在外,陇西距咸阳仅一步之遥,岂容轻视?”
话音未落,王翦已迈步出门。
府外早已备好马车,但他视若无睹。
“换战马,何时秦军将领需乘马车出行?”
虽年事已高,王翦威势不减当年。作为灭赵、燕、楚的名将,其令如山。
一匹雄壮的黑马被牵来。
王翦走近战马,王贲欲扶却被一脚推开。
“为父还不老,无需扶持!”
王翦翻身上马,迈步向咸阳宫而去。身后传来王贲急切的声音:“爹,等等我!”
“陛下有令,武成侯可骑马入宫!”一名太监在宫门口高喊。
咸阳宫前,宫门洞开。然而,王翦并未如诏令般策马而入,而是于门前下马,面向宫内恭敬行礼。“谢陛下隆恩,老臣虽久未出征,然筋骨尚健。”
嬴政立于书房的地图前,神情严肃。见王翦入内,他转身迎上,众人亦随礼相迎。
“老将军远道而来,辛苦了。边关告急,秦国还需倚仗您。”嬴政沉声道。
王翦拱手道:“为国效力,义不容辞。”
众人陆续就座,王翦居嬴政侧下方。王贲则安静地侍立于其父身后。
嬴政递过一封战报,赵高双手呈予王翦。“请老将军审阅。”
战报来自冀县,而非狄道。为何如此?狄道乃陇西郡治所,固若金汤,却也只能困守城内。
由于城池早已被大月氏的骑兵封锁,他们一旦控制狄道,便肆无忌惮地南下,沿途烧毁城外的村庄和驿站。
冀县事先得到了消息,迅速将周围百姓迁入城中,并向咸阳求援。据冀县的军情报告推测,当前南下的大月氏骑兵约三万。因关隘被攻破,部分羌族部落也趁机涌入陇西郡,包括白马羌、参狼羌和烧当羌等大部落均参与侵扰。
王翦看完军报,眉头紧锁。“陛下,大月氏此次出兵绝不止三万。冀县官员估算约三万,但依老臣之见,恐怕还要多。”他又补充道:“我曾听闻匈奴内部纷争不断,少了他们的牵制,这次大月氏很可能倾尽全力,若大部落全面出击,至少会有万余精锐骑兵。”
狄道乃陇西重地,敌人必定会集结重兵围攻,同时也会防备后方突袭。加上部分羌族部落助阵,粗略估计敌军总数应在六万上下。”他说到这里,书房中传出倒吸凉气的声音。
六万骑兵!这绝非小数目。或许有人觉得六万不算太多,但秦国当年灭六国时,动辄数十万大军,两者不可同日而语。数十万大军虽声势浩大,但其中多数为后勤保障或运输粮草的二线部队,真正的精锐不多。然而,游牧民族不同,他们全员皆兵,几乎无后勤负担,作战时如蝗虫过境,不留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