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二乔的哀鸣(2/6)
给诸葛亮、何冬等4人分发后,说道:"今日天色已晚,大家都回去歇息吧,有事,咱们明早再说。"在场几人,都知道杨平这5天时间来回奔波了1000多里,肯定疲倦,就纷纷告辞。
当然,杨平不准备在汝阴县长待,所以,县衙后院当然是县令成虎的住所。
杨平就在二堂找了个房间,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杨平就恢复了规律的作息。
早饭之时,与诸葛亮商议了众多事情。
饭后,杨平亲自将诸葛亮送出了西门,随后,便带着亲卫,视察了何冬的第六师大营。
河东向杨平介绍道:"都督,第六师的兵员成分比较复杂:有从教导营、近卫营里面抽调的200多人,作为中级军官;
又从各师抽调了近千人作为骨干;
从袁术的降兵中抽调了3000多人;
最后1000多人,是从3个新兵训练大营中抽调的。
兵员也就昨天下午刚刚到齐,但是咱不缺武器装备,预计再有5天时间,就能完成初步磨合,形成战斗力。"
何冬的话,杨平相信——即便是袁术这3000俘虏,选的都是精壮之士,且都是有家室的,在沙颍河西安给分了土地、安了家,忠诚度不用考虑。
只要经过纪律训练和队形训练,很快就能融入到护民军这个大家庭里。
在视察了大营的布防工作后,杨平表示:"你何冬不愧是跟着本都督,一起守过临颍县的老人,大营扎得相当细致、规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午饭前,何冬集结了训练的士兵,给杨平来了一场分列式。
虽然队列走得极为勉强,但却也像模像样了。
杨平发表了一通鼓舞士气的演讲,
中午也陪着这些士兵们,吃一顿大锅饭,
下午,就坐着阮齐的战舰,离开了这个士气高昂的营寨。
100多里路,顺水而下,也就几个小时时间而已。
下午五、六点钟,杨平便来到了沙颍河与淮河的交汇处。
这里有一座巨大的水寨,而对岸,同样有一座巨大的营寨。
进到水寨前,张辽、江波等人纷纷迎了出来,众人一通寒暄,簇拥着杨平进了中军大帐。
随后就是张辽对这几日工作的汇报。
虽然杨平昨天晚上就已经知道了个大概,但张辽汇报的更加详细,杨平听得也认真。
张辽汇报完毕后,便是护民军水军都统江波,对杨平兴奋地汇报道:
"禀报都督,目前水军第一师、第二师所有人员已全部到位,所有战船和装备也全部到位。
第二师已经从汝河和淮河顺流而下,于昨晚在大寨附近集结。
另外,淮河水上警备处两个旅,使用缴获的战船,也全部武装到位。
此时,在咱们大寨附近,共有蜈蚣船200余艘,其它各式船只50余艘,水军总兵力达到一万四千余人。
不论其他,单论我水军战力,就足以全面占领淮南地区了。"
江波的发言,让在座的水军将领们一个个喜上眉梢,纷纷都有些跃跃欲试。
却见杨平面色一肃,开口问道:"所有的战舰全部都测试过了?足够的坚固吗?"
还是江波回答:"禀报都督,咱们造船厂的监管制度,是您亲自定的,哪个工匠敢拿自家的身家性命来偷工减料?!
目前200艘蜈蚣船,都经过淮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