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户部郎中新邸(2/2)
墨香和典籍的厚重。李明“江南小三元”的名头,在他踏入国子监的第一天就不胫而走。好奇、审视、羡慕、甚至隐含敌意的目光,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毕竟,能在这天下菁华之地脱颖而出的,谁不是心高气傲的天之骄子?一个来自江南、顶着“小三元”光环的少年郎,自然成了瞩目的焦点。
负责安排新监生的是国子监学正,一位姓周的中年博士。此人面容清癯,眼神却带着几分刻薄和不易察觉的倨傲。他翻看着李明的履历文书,眼皮抬了抬,慢条斯理地道:“哦?江宁府李明?院试、乡试皆中案首?少年得志,难怪气宇不凡。”语气平淡,听不出褒贬。
“学生不敢当,侥幸而已。”李明躬身行礼,态度谦逊。
“侥幸?”周学正嘴角扯出一个似笑非笑的弧度,“国子监,乃藏龙卧虎之地,汇集天下英才。侥幸之心,可要不得。”他话锋一转,突然问道:“《尚书》可曾通读?”
“学生愚钝,略知一二。”李明谨慎回答。
“嗯,”周学正点点头,目光却带着一丝考校的意味,“《尚书·周书》中有一篇,文辞古奥,义理深邃,历来为治经者所重,曰《冏命》。汝既略知一二,可曾读过?”
《冏命》?饶是李明熟读经书,心头也是一跳!这篇记载周穆王任命伯冏为太仆正(掌管车马仪仗)的诰命,不仅篇幅冷僻,里面的人名官职更是拗口难记,远不如《牧誓》《无逸》等篇广为人知。这周学正,分明是故意刁难!
周围的几个监生也听到了,纷纷侧目,有人露出同情,有人则带着看好戏的神情。
李朗眉头微皱,正欲开口。李明却已定了定神,朗声道:“回学正,《冏命》一篇,学生读过。” 他深吸一口气,清朗的声音在肃静的廊下响起:
“王若曰:‘伯冏!惟予弗克于德,嗣先人宅丕后,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