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祁山雪刃守汉疆(2/5)
们烧毁了魏军三个草料堆,但他们还有后援。"姜维沉默良久,突然将武侯剑猛地拔出,剑刃上的积雪飞溅成雾。"鸣金收兵,退守第二道防线。"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告诉弟兄们,祁山的雪,还没下透呢。"
第二折 武侯遗策启玄机
退至祁山堡的蜀军大营时,伤兵们的呻吟声从各个帐篷里飘出,与军医熬药的苦涩气味混在一起。姜维独坐在中军帐内,案头的武侯剑斜倚着烛台,剑身上新添的血痕在烛光下泛着暗红,像一条条正在爬行的蜈蚣。
"将军,王经派人送来了劝降书。"曹霖将一卷用锦缎包裹的竹简放在案上,眉头紧锁,"里面除了劝降之词,还有...还有侮辱丞相的言语。"
姜维展开竹简,目光扫过上面的隶字,突然停在竹简边缘的云纹装饰上。那些云纹刻得极浅,却在烛火下呈现出奇异的反光——他用指甲刮过纹路,竟发现里面藏着三个微小的兵符图案。这是当年诸葛亮亲授的密语符号,只有蜀汉核心将领才知晓。
"备马,我要去祁山堡的武侯祠。"姜维突然起身,锦袍扫过案角的铜灯,灯芯爆出一朵灯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将军,此刻魏军围城,外面全是斥候..."曹霖话未说完,便被姜维的眼神止住。那是一种混杂着悲痛与决绝的目光,像极了当年诸葛亮五丈原病重时,望着北斗七星的眼神。
祁山堡的武侯祠坐落在半山坡,被积雪压弯的柏树枝条垂到祠门之上。姜维独臂推开沉重的木门,灰尘在光柱中飞舞,落在他肩头的雪立刻融化。祠堂中央的诸葛亮塑像披着红色斗篷,羽扇斜指北方,眼神里带着一如既往的忧虑。
姜维跪在蒲团上,叩首三次,从怀中取出一个巴掌大的木盒。这是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逝前交给他的,说"危急时刻,启于祁山祠"。木盒打开时发出"咔哒"轻响,里面是一卷用蜀锦包裹的地图,锦缎边缘绣着北斗七星图案。
地图展开,上面用银线绣着祁山深处的地形,一条蜿蜒的线条穿过标注"死亡谷"的区域,尽头写着"暗度谷"三字。地图角落还有一行用朱砂写的小字:"雪夜可行,冰棱为箭台,可通魏军后营。"姜维的手指抚过"暗度谷"三字,锦缎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诸葛亮临终前枯瘦的手。
"丞相..."他低声呢喃,突然听见祠堂角落传来异响。转身望去,只见一个身披蓑衣的老者正从神像后走出,竹笠下露出半张布满皱纹的脸。"将军莫惊,"老者摘下竹笠,露出头上的蜀巾,"小人是当年随丞相六出祁山的老兵,守祠已二十年。"
姜维扶起老者,见他左腿残疾,正是三日前被叫来辨认地图的瘸腿老兵。"老丈可识得此谷?"
老者凑近地图,浑浊的眼睛突然发亮:"将军,这是当年丞相秘密开凿的运粮道,十年前因雪崩封死。谷中全是冰棱怪石,从无人生还..."他的手指划过地图上的冰棱标记,"但这里标注的箭台位置,确实是当年丞相设计的防御点。"
姜维的心跳陡然加速,仿佛听见了诸葛亮的声音在祠堂中回荡。他想起丞相临终前说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猛地将地图按在香案上:"曹霖!"
曹霖不知何时已站在祠门处,手里拿着一件铁制护臂。"将军,末将猜您需要这个。"护臂上刻着精美的云纹,正是当年诸葛亮命人打造,让姜维在左臂残疾后使用的辅助兵器。
当夜,姜维在中军帐内铺开地图,用棋子标注兵力部署。阿莱娜端来一碗热粥,见地图上暗度谷的位置被朱砂圈得通红,低声道:"将军,羌兵愿为先锋,扫平冰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