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洛阳城下战鼓催(2/5)
。”此刻想来,那话里竟藏着无尽的悲凉。第二折 暗度陈仓破防线
寅时三刻,伊水上游的船坞里火把通明。三百名工匠围着未完工的战船忙碌,他们大多是沓中屯田兵,手上的老茧与木牛流马的木纹一样粗粝。曹霖举着油纸灯,灯光照在船底的机关轮轴上,轮轴边缘刻着诸葛亮的八阵图,每道刻痕里都填着麦秆灰——那是防止齿轮生锈的秘方。
“将军,船头雪狼的眼睛嵌不进去。”老工匠举着两枚鸽卵大的琉璃珠,珠子里封着西羌冰稻虫的蛹,“按您说的用狼毒草汁浸泡,可这蛹一见光就乱撞。”
姜维接过琉璃珠,独臂轻轻摇晃,虫蛹在珠内划出幽蓝轨迹。他想起阿莱娜说过,冰稻虫在月圆之夜会追逐荧光,于是从怀里摸出块磨得光滑的冰棱:“把冰棱嵌在狼眼后方,虫蛹就会误以为是月光。”
阿莱娜突然从船坞深处跑来,狼皮靴底沾着的河泥里,竟嵌着半枚魏五铢钱。“下游发现魏军的‘水听’——用空陶罐装着猪油密封,”她将陶罐递给姜维,罐口残留的油垢里凝着根狼毫,“这是郭淮当年对付西羌人的手段,听见水声就会炸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姜维砸碎陶罐,猪油里滚出颗蜡丸。他用剑挑开蜡封,里面是邓艾的亲笔:“伯约勿念,某虽囚,然魏室气数已尽,晋贼必败。”字迹被猪油浸得模糊,却依然苍劲有力。曹霖突然指着陶罐碎片:“将军,罐底刻着‘祁山’二字!”
众人惊觉,郭淮当年沉在伊水的运粮船,竟全是从祁山战场缴获的汉军物资。姜维蹲下身,指尖划过陶罐上的“祁”字,笔画转折处与诸葛亮在《出师表》里的写法分毫不差。阿莱娜的狼头刀突然出鞘,刀刃在陶罐碎片上刻下道痕:“郭淮用我们的东西对付我们,那我们就用他们的机关破他们的防!”
卯时初,第一艘战船试水。姜维亲自掌舵,黑云马在甲板上不安地刨蹄,马蹄踏在涂了狼毒草汁的甲板上,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当战船行至伊水弯道时,阿莱娜突然大喊:“左满舵!”
船头的雪狼突然张开嘴,喷出道火油,将前方水面的“水听”陶罐点燃。剧烈的爆炸声中,姜维看见水面下漂浮着无数木板,板上刻着“蜀”字——正是当年诸葛亮造的木牛流马残骸。他独臂猛拉缰绳,战船底部的机关轮轴发出“咔咔”声,竟在激流中原地转向,避开了暗礁。
“成功了!”曹霖在船头欢呼,手中的连弩不慎触动机关,弩箭射穿了远处的芦苇丛。惊飞的水鸟群中,露出魏军斥候的头盔。姜维眼神一凛:“阿莱娜,带狼族勇士潜水破障!”
五十名狼族勇士跃入水中,他们的狼皮裙在水下展开如鱼鳍,腰间的冰稻虫囊发出幽光,竟引来无数食人鱼。阿莱娜的狼头刀在水下划出弧线,刀刃割破魏军布置的铁链,铁链断裂时惊起的水花,在晨光中映出“破”字。
岸上的魏军见状,纷纷推下滚石。姜维却下令升起船帆,帆布上用狼毒草汁画的八阵图遇水变色,竟形成巨大的反光镜,将滚石的轨迹照得清清楚楚。曹霖指挥连弩手,每支弩箭都绑着麦麸袋,麦麸遇水膨胀,竟在水面形成浮桥,让狼族勇士顺利登岸。
“将军,快看!”阿莱娜指着上游,只见数百个陶罐顺流而下,罐口冒着白烟。姜维瞳孔骤缩:“是火油罐!快用战船撞开!”
黑云马突然人立而起,马蹄踢在陶罐上,火油瞬间点燃水面。姜维独臂挥舞武侯剑,剑刃劈开火墙,竟在火焰中看见诸葛亮的虚影——丞相羽扇轻摇,指向洛阳方向。战船穿过火墙时,船头的雪狼眼睛突然爆裂,冰稻虫破蛹而出,尾部芒刺在火中划出万千银线,竟将魏军的床弩弦全部割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