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沓中屯田破万军(4/4)
伸手扶住他,狼骨耳坠轻晃,发出清脆声响:“曹公子,猎麦舞的精髓,在于心随麦动。”姜维站在一旁,望着田间互动的羌汉军民,忽然想起丞相在《出师表》中写:“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如今他虽非贤臣,却以麦为兵,以耕为战,竟在沓中这片贫瘠之地,织就了羌汉同心的锦绣画卷。
第五折 洛阳密诏动乾坤
小满时节,洛阳密信随商队抵达沓中。曹霖拆开蜡封的瞬间,一股浓重的血腥气扑面而来,信纸上“司马昭弑君”四字用鲜血写成,字迹边缘沾着洛阳太庙的香灰。阿莱娜正在缝制新的狼族图腾旗,针尖刺破手指,血珠滴在“汉”字旗面上,竟与信上血迹形成奇异的共鸣。
“伯约,”她举起染血的旗帜,“司马昭连弑二君,天下共愤,此时正是清君侧的良机。”姜维点头,取出刘禅的密诏,诏书上的朱砂印已有些许褪色,“朕与将军,托孤寄命,惟共努力”的字样却依然醒目。他忽然发现,诏书边缘的麦麸碎屑,竟与曹髦血书中的麦屑相同——原来两封密诏,都曾藏在麦种之中。
三更天,姜维率亲卫潜入狄道城。阿莱娜扮成魏国商妇,竹篮里的饼饵散发着“醒神麦”的清香,饼饵中心夹着狼毒草汁制成的蓝色馅料,形似狼族的“勇气纹”。他们穿过城防司的密道,墙壁上的火把忽明忽暗,照出历代魏军将领的屯田记录,却在“邓艾”名下的记录旁,用朱砂画着可疑的狼头符号。
在城防司密室,姜维终于找到邓艾的《狄道屯田图》。图上用朱砂圈着“许昌粮仓”,并标注“可断汉军粮道”,而在洛阳太庙的位置,画着一只啃食麦穗的恶狼。曹霖倒吸一口凉气:“邓艾竟与司马昭勾结,想断我军粮道!”
此时,城楼更夫敲了四下更声——比寻常多了一下。阿莱娜立刻吹灭烛火,狼眼在黑暗中微光闪烁:“四声为‘死’,这是陷阱!”箭矢破空而来,姜维挥剑挡开,却见箭头刻着“魏”字,尾部系着的麦叶上有虫蛀痕迹,正是沓中被冰稻虫消灭的青稞害虫。
突围时,姜维故意将一幅假的屯田图遗落,图上标注的“军粮所在”竟是一片荒漠。阿莱娜望着狄道城头的“魏”字大旗,忽然取下狼骨耳坠,抛向魏军追兵:“送你们雪狼的祝福。”耳坠落地炸开,露出里面的冰稻虫蛹,虫群瞬间涌出,啃断了追兵的弓弦。
回到沓中,姜维望着祁连山麓的雪水渠,渠中食虫鱼正逆流而上,鳞片映着月光,像极了诸葛亮七星灯的碎片。曹霖递来一块“醒神麦”饼,饼上用青稞粉画着狼族的“胜利纹”。少年眼中泛起光:“将军,等我们攻入洛阳,要在太庙种满沓中的青稞。”
姜维咬开饼,里面掉出一枚青铜钥匙——正是昨夜在密道中捡到的“禅”字钥匙。他望着东方渐白的天空,想起丞相在五丈原夜观星象的背影。阿莱娜站在身旁,将一块狼族的“护心石”塞进他掌心:“老祭师说,这石头能挡住七重箭矢。”石头表面凹凸不平,却刻着一个模糊的“亮”字。
暮春的风掠过沓中,青稞苗沙沙作响,像千军万马在远处奔腾。姜维知道,这场仗或许要打到麦熟十次、雪落百回,但只要沓中的麦田还在,只要羌汉百姓的耕犁不辍,汉家的火种就永远不会熄灭。
姜维摸出怀里的武侯连弩图纸,图纸边缘的麦粉已结成硬块,却依然清晰如初。在这麦浪与刀光交织的岁月里,他终将用这一纸蓝图,为蜀汉,为天下百姓,画出最后的忠义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