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祁山烽火照忠魂(2/5)
口处有明显的齿痕,正是曹魏黑山军“五狼探路”的标记。“三百步外的凹地,”她的狼耳尖微微颤动,“有二十七个呼吸声。”姜维抬手示意全军止步,目光扫过队伍中披着狼皮的牦牛——这些牦牛来自迷当的部落,每只犄角都绑着浸过硫磺的麻布。他摸出奇门遁甲盘,铜雀指针在“伤门”与“杜门”间徘徊,最终指向东北方的“生门”。
“张虎,你带连弩手从东侧崖壁迂回,”姜维用银枪在雪地上画出祁山地形图,“每十步设一名斥候,用‘武侯传音螺’联络。”他转头对阿莱娜说:“你率狼族勇士从西侧‘一线天’穿插,听见第三声狼嚎便引燃牦牛尾的火把。”阿莱娜点头,狼头刀在掌心划出狼族战纹,三十名勇士立刻散入雪林,如幽灵般消失不见。
申时初,西北风骤起。姜维趴在鹰嘴崖的雪堆后,透过雪雾看见黑山军的斥候正用狼毫笔在树皮上画符——那是黑山军独有的“鬼画符”,用于标记埋伏点。他摸出袖中的“透骨冰针”,针尖蘸着西羌麻药,甩手间三枚冰针破空而出,精准刺入三名斥候的“哑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将军,连弩已就位。”张虎的声音从传音螺中传来,带着金属的嗡鸣。姜维望向崖下的河谷,三百辆运粮车正缓缓驶入狭窄处,车轮碾碎冰块的声响中,夹杂着车夫们用洛阳方言的咒骂。他注意到每辆车的辕马都戴着竹制嘴套,显然是为了防止嘶鸣暴露行踪。
“放!”姜维的银枪划破雪幕。
五十支连弩箭带着尖啸刺入运粮车,藏在车底的硫磺包顿时炸开,青色的火焰瞬间吞没前军。
黑山军的惊呼声中,姜维看见一名车夫滚下车,后背的甲胄上绣着“邺”字——那是曹操老家的徽记。阿莱娜的第一声狼嚎从西侧传来,三十头牦牛如烈火战神般冲出雪林,犄角上的火把将雪地照成橙红色。
“是火牛阵!”黑山军统领铁鹰面具人挥刀砍断缰绳,“快射牛眼!”然而箭雨未落,牦牛群突然转向,在阿莱娜的狼嚎引导下,整齐划一地撞向河谷中央的火药车。姜维这才惊觉,她竟将西羌“雪狼舞”的节奏与牛群的步伐结合,每七声狼嚎为一个变阵周期,精准得如同机械。
铁鹰面具人发现中计,刚要下令撤退,却见姜维的青骓马已冲到面前。银枪挑飞他的开山刀,枪缨扫过他的铁鹰面具,露出半张被烧伤的脸——右颊的疤痕呈“川”字形,正是当年夏侯渊被斩时,飞溅的火星所灼。“你是夏侯渊部将?”姜维的银枪抵住他咽喉,“为何投靠钟会?”
“钟会答应我,”面具人喘着粗气,“灭蜀之后,封我为陇西太守。”他忽然露出诡笑,“可你以为杀了我就能阻止鬼甲军?祁山铁矿的三百童工,此刻正在熔炉边哭嚎呢!”
姜维瞳孔骤缩,想起陈仓地道中少年木匠的话,银枪不禁加重几分,却在此时听见河谷深处传来孩童的啼哭——那哭声穿过硝烟,竟与记忆中成都街头的童谣重合。
第二折 陈仓密档现玄机
当夜,中军大帐内的松脂火把噼啪作响。铁鹰面具人被绑在中央的立柱上,姜维用银枪挑开他的衣领,露出心口扭曲的“鬼”字刺青——刺青周围的皮肤呈紫黑色,血管如蛛网般蔓延至脖颈。阿莱娜将狼族“醒魂散”吹入他鼻孔,那人生生吞下一声惨叫,眼球却开始不受控制地转动。
“说,”姜维的银枪点在他喉结处,“钟会在祁山的铸甲工坊,究竟在哪里?”
“工坊……在……”面具人突然剧烈抽搐,从口中呕出半枚铜片,“……司隶……”姜维用剑尖挑起铜片,借火把光芒看清上面的“司隶校尉府”字样,边缘竟刻着钟会的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