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牵星术,先下手为强!(1/17)
入夜。蔚蓝的大海透着深邃。
天空中繁星点点。
宁阙站在甲板处。
左手握着木板中心,手臂伸直眼看星空,使木板板面与海平面垂直,观测星体离海平面的高度。
“大概六指高。”
“记录下来。”
“小师弟,你这牵星术可太神了。”
海宰站在旁边,看着宁阙的操作,也是连连惊呼。他出生在海边,以海为姓。祖上三代都是靠着出海捕鱼为生,擅长水性。还未及冠,他就能靠着一叶轻舟多次出海。
再后来真正乘舟出海,便按照祖辈的意思,通过观测北斗七星确定方位。再加上船上也会备有司南,基本可以确保大方位没问题。有回遭遇风暴,就是靠着他带领才能转危为安。
宁阙用的牵星术则更为高深,根据星宿与海平面间隔的距离,就可判断船舶所走的位置和航行方向。就是这里面有很多名词,让海宰都大开眼界。
“其实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师兄本就懂得观星之术。”
“只要愿意学,很快就能学会。”
“哈哈哈,为兄可没你这么聪明。”
海宰也是一笑。
神机阁最初就是以星象占卜闻名。
卜算子更是出了名的铁笔神算。
为人相面,从未出过错。
在昆仑山时,卜算子经常会在夜晚带着弟子观星,同时教他们星象学说。就目前这个时代而言,天人感应盛行,星象在民间还是比较神秘,还受到了限制。像大奉有专门的钦天监,大商则是司天台……
还好,卜算子不在乎这些。
宁阙看着平静的海面,思绪万千。
他们出海已经有五天。
按他估算,临淄也该打起来了。
也不知沈青禾现在情况如何。
至于这牵星术,并不算什么。
宁阙本身是对牵星术有所了解。
后来在昆仑山系统性学习了观星,来至临淄后他就开始试验牵星术。这招是华夏古代的航海手段,其实就原理来说,和六分仪是有些类似的。只不过没有经纬度,是用肉眼观察星体和海平面的高度,通过这种方法推测出方位。
精准度肯定是没那么高。
但就这个时期而言也够用了。
航海是需要耗费资金和人力的。
想要往后发展,需要很多资源!
没有二三十年,基本没可能。
“老崔,距离白翎岛还有多久?”
“这回速度很快,最多再有三天!”崔根硕恭敬在旁,低声道:“王爷,我可得把丑话说在前面。先前我曾说过,白翎岛守军大概也就三千人。可要是田仲勋提前通知高句丽,肯定是会增兵的。”
“我晓得。”
宁阙面露微笑。
借助月光,能看到四周的舰队。
“高句丽守军并不重要。”
“关键点还是顾渊。”
“我进攻白翎岛啊,他们必会反叛。”
“相当于前后夹击,对我们很不利。”
宁阙回到房间。
这是属于他的指挥室。
在寸土寸金的船舱内,也算不小了。
能摆下一张床,还有沙盘。
四周则都挂满了海图。
铁牛、王二狗等将领也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