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乱码活祭(2/2)
插入数据祭坛的锁孔。"收藏应该是心意的留存,而非生魂的典当!"陈默的怒吼混着记忆中纸张翻动的窸窣声,砸向巨型生魂研磨器。码劫巫祝出现蛛网状的数据裂痕,露出深处被囚禁的"创作灵脉":是读者在评论区写下的"这本书陪我度过低谷",是作者为读者定制的角色番外,是线下签售会时那句"终于等到你出书"。当第一本实体书的收藏卡触感穿透数据屏障,所有魔纹祭坛发出青铜器碎裂的轰鸣,如晨霜遇日般迅速崩解。
全球网文服务器爆发出数据流风暴,所有作家后台同时弹出"真实收藏模式"提示。被献祭的生魂如退潮般回流,化作书签状光点注入眉心。陈默看见一位日均求收藏五十次的"数据作者",在收到"今日建议真诚创作时长:480分钟"时,盯着后台里密密麻麻的收藏诱导文案,最终轻轻翻开了实体笔记本,写下第一行不带数据考量的纯粹文字。
半月后,阅文集团上线"灵脉心藏协议"。作家后台新增"情感纯度监测",每条收藏记录必须附带读者手写短评或语音留言片段;数据界面开辟"温度收藏"板块,置顶的不再是收藏排行榜,而是书友们邮寄给作者的实体收藏卡扫描件。陈默在发布会上展示父亲的书友会手写收藏集,泛黄纸页上"文字是心灵的居所"八字旁,还留着某位读者用蜡笔绘制的书中场景,在灵脉结晶的照射下,仿佛能听见五年前那个冬夜的温暖交流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手机震动,"未来的你"发来短信。2250年的灵脉文明博物馆中,旧作家后台服务器被改造成"创作文明鼎",鼎身用收藏数据纹路蚀刻着:"每份收藏,都该是心的留存,而非数据的屠宰场。"附件照片里,文明鼎前聚集着不同时代的人,有人展示着实体书的读者收藏手账,有人分享着作者亲笔回复的信件,数字代码与人文温度在此刻达成奇妙的平衡。
陈默站在网文灵脉纪念碑前,凝视新增的"纯粹守护者"浮雕:作者与读者相对而坐,手中捧着实体书,中间的收藏界面化作透明信封,轻轻装载着手写的心意。微风拂过,碑顶的灵脉之莲沙沙作响,每片莲叶上都映着不同的场景:有人在书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