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互挖墙角(2/3)
逐光星系至尊们掌控着几乎所有50%铁元素。帝国精英们没有足够用于升级的50%铁元素,几乎没有升级需求,导致专业工程师严重缺乏,仅能满足至尊个人需求和少数精英日常维护所需。
神经网络搭建完成后,魔星帝国和神镜帝国顶级精英们,发现分布式量子动力工业生产线可以提供升级服务。
通过积分或者线下购买,可以获得升级工程最需要的专业工程师服务。
精英们迅速抓住积分或者线下购买本质,即分布式量子动力工业生产线算力。
算力,即编程元素模块升级。
十年前,术网埃斯特雷拿到西铜星大部分权利。
埃斯特雷是八级50%铁元素雷霆风暴模块植入者,在拿到西铜星分布式量子动力工业生产线所有权后,第一时间对生产线算力进行调控,使之偏向于雷霆风暴模块。
本杰明公司首当其冲。
引力潮汐模块和雷霆风暴模块重合度仅有7%,埃斯特雷显然不愿意将算力浪费在雷霆风暴模块之外的领域。
如果可以的话,埃斯特雷更愿意将所有算力投入雷霆风暴模块。
可惜,量子仙宗拥有生产线70%的股份,剩下30%埃斯特雷也无法全部用于自身。
除了要将可分配算力的30%上供给噩梦无界丁丁,埃斯特雷的小弟们也需要一部分算力吧。
不然谁给他干活。
大佬们对分布式量子动力工业生产线进行算力调控,导致人才大规模分流集中。
本杰明公司最好的选择是迁往其它以引力潮汐模块为主的市场。
可惜本杰明家族是‘土生土长’的西铜星人,搬迁难度很大,家族内部反对声音很大。
尤其是并未选择引力潮汐模块发展途径的非嫡系成员,坚决反对家族搬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奈拉·本杰明看着通讯录中标注为L信的名字,迟疑着要不要拨通通讯。
L信是量子仙宗驻西铜星负责人原子信。
量子仙宗拥有西铜星分布式量子动力工业生产线70%股份,本杰明公司完全可以从量子仙宗那里获取缺少的算力配额。
想要得到好处自然需要付出代价。
量子仙宗是外来公司,埃斯特雷是本土领袖,其中权衡十分复杂。
几百公里外,埃斯特雷府邸。
埃斯特雷和原子信正在把酒言欢,庆祝西铜星加入算力资源调配联盟。
由于个人天赋不同,适用于不同的编程元素模块或者先进量子衍化系统。
一个恒星系十亿级别人口,平均流通5~7个九级编程元素模块。
以西铜星为例,12亿人口,走雷霆风暴模块路线的人口有2亿人,其它编程元素模块路线的有10亿人。
对于埃斯特雷而言,理想状况是把走其它编程元素模块路线的10亿人迁移到其它恒星系,换成走雷霆风暴模块路线的10亿人,实行产业集中化极大节省人力物力资源成本。
这种涉及数个帝国的产业链整合超级工程,需要消耗天文数字的人力物力资源。
显然不是西铜星一个地方政府可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