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学生和校长之间的对话,常瑞元的手段!(求订阅)(2/5)
自己的主力部队撤往了晋西南、而后让傅宜生所部坚守太原。但。
这件事,虽然不合情,但合理。
在忻口会战之时。
阎老西和卫立煌所部均遭到日寇较大打击。
在此基础之上,忻口会战之中作为预备队使用的傅宜生所部。
是最好的守城人选。
可原定的死守在楚云飞的建议之下变成了山地运动战主动出击牵制敌军,确实有不少的改善。
至少有效的保存了有生力量,减少了平民伤亡,也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来龙去脉,常瑞元是一清二楚。
但.傅宜生此举。
是常瑞元应允的,甚至傅宜生此前就派人来过那时候尚未沦陷的武汉说服军委会。
否则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的位置,也不会这么轻而易举的就给到了傅宜生。
常瑞元和阎老西之间的关系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典型博弈”。
在常瑞元的眼中。
阎老西始终是一个需要消灭的地方军阀,,仅因时势暂作妥协。
之前扶持傅宜生,分裂晋绥军,实则就是为了削弱阎老西的实力。
从表面上来看。
常瑞元所做的一切。
就是为了分化晋绥地方势力。
但实质上,常瑞元谋的可不仅仅只有这些。
扶持傅宜生仅仅只是第一步。
晋绥军经过常瑞元这么一搞。
就成了晋军和绥军。
而不再是晋绥军。
之所以还会称之为晋绥军,无非是叫习惯罢了。
那个时间点的楚云飞刚刚驻军上当地区。
基层权力结构尚未完成更迭。
常瑞元为了扶持楚云飞这个后起之秀。
破天荒的同意了楚云飞在晋东南实行粮食本位制。
并且在晋东南试点公库等配套政策。
还将孔庸之派了过去,提供了大量的“农村农业贷款。”
是的。
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在投资楚云飞,拉拢楚云飞。
可这里面可不仅仅只有这一层意思。
第二层,这一系列的动作,实质上是在瓦解山西一地的地方经济自主权。
若是认为常瑞元仅仅只能够想到这么多的话。
那就又错了。
第三层的意思便是通过与楚云飞所部的特殊关系。
万般荣耀加身,破格提拔,许以重利。
一切的一切,实质上都是为了彻底杜绝楚云飞投靠红党之可能。
在今天。
这个晋北大战基本结束。
国军取得战略胜利的开心“日子”里面。
王世和告知了这个令他不那么开心的消息。
让常瑞元的心中颇为烦闷。
他迫切的想要核实这条消息是不是真的。
没多久。
侍卫推门而入:“先生,戴局长来了。”
“请他进来。”
戴雨农脚步匆匆。
接到通知的时候他是一脸的震惊。
近来战况顺利。
日军晋北惨败、装甲部队遭到重创被基本全歼。高安方向,日军同样攻势受挫。
内外局势平稳,除欧洲方面。
可欧洲方面又不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