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处处是陷阱(2/2)
支援。他们不是想逐个击破吗?那咱们就抱团取暖。"当天下午,李向阳就开始行动起来。他先是给陈志明打电话,让他联系省城的一些民营企业老板;然后又通过马老三的关系,约见了几个本地的厂长。
晚上,李向阳在县城的招待所包了一个房间,邀请了七八个企业负责人过来聊天。
"各位,今天请大家来,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情况。"李向阳开门见山,把五福商贸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听完后,在座的几个人脸色都变了。
"李厂长,你说的这个套路,我怎么觉得有些眼熟?"一个做木材生意的老板说道,"前段时间,也有一家公司找过我,说要包销我的产品。"
"什么公司?"李向阳连忙问道。
"好像叫什么...东方贸易,对,就是这个名字。"木材老板想了想,"当时我觉得条件太好,觉得有问题,就没答应。"
另一个做食品加工的老板也说道:"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对方说要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但要求控股51%。"
李向阳和马老三交换了一个眼神,看来这个天华实业的触角伸得比他们想象的还要长。
"看来大家都可能成为他们的目标。"李向阳说道,"所以我提议,我们建立一个信息分享机制,有什么风吹草动,及时通气。"
"这个想法不错。"食品厂的老板点头,"但具体怎么操作?"
"我的想法是,大家定期聚会交流。"李向阳说道,"遇到可疑的合作邀请,先在通个气,大家帮忙分析分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万一真的有好的合作机会,岂不是错过了?"有人提出疑问。
"真正好的合作,经得起推敲。"马老三插话道,"像那种条件好得离谱的,十有八九有问题。"
经过两个小时的讨论,大家最终达成了共识。成立一个非正式的企业家交流小组,定期聚会,互通有无。
散会后,李向阳单独留下了木材老板和食品厂老板。
"两位,我想单独和你们聊聊。"李向阳说道,"你们遇到的那些公司,能不能提供一些详细信息?"
"当然可以。"木材老板痛快地答应了,"我这里还留着他们的名片。"
李向阳接过名片仔细看了看,东方贸易有限公司,业务经理赵明。
一张名片也看不出什么。
这时,食品厂老板也从包里翻出一份合同:"这是那家投资公司留下的合同样本,你们看看。"
李向阳接过合同,越看眉头皱得越紧。表面上看,条件确实很优厚,但仔细研究条款,却处处是陷阱。
"你看这一条。"李向阳指着合同第八条,"表面上说是技术支持,实际上是要完全接管生产流程。"
"还有这里。"马老三也发现了问题,"财务监管权,实际上就是要控制你的资金流向。"
食品厂老板拍了拍脑袋:"亏得我当时觉得有问题,没签这个合同。不然现在厂子就不是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