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瓮中之鳖【感谢梦里接着睡的打赏】(4/5)
要忘了,大后方长治,还暴露在日军的兵锋之下。面临双线作战,不能只顾及一头。
解锁!
【请编辑教官信息】
将陆军经验花掉一半后,王奉意识一动,将注意力转到常规作战学说界面。
上次解锁的作战学说是【机动作战】,王奉大致扫了一眼,下一级学说的收益很低。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王奉看向一旁,嘴里喃喃自语:“优势火力.”
“优火,优火这东西好啊!”
他早就想解锁这类学说,但奈何缺乏重火力,性价比太低了。
但现在不同。
手下的炮兵部队,彻底富裕了。
第十八师团的整个野战炮联队,都被他悉数缴获。
除了那16门九一式榴弹炮外,还有20多门75毫米口径山炮,以及30门步兵炮。
这些都落入了他自己手中,一点没给第59军留。
老说讲得好,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缴获武器这件事,谁先下手就算谁的。
【优势火力】
【优势火力学说重视以倾泻炮火而非投入士兵来制敌,人命关天,但子弹价廉。】
【基础效果:炮兵获得弹幕拦截技能(战术伤害+10%),所有前线部队对人员杀伤+10%】
【最大效果:炮兵获得弹幕拦截技能(战术伤害+15%),所有前线部队对人员杀伤+15%】
【请编辑教官信息】
将陆军经验霍霍一空后,王奉笑了笑,心中十分满意。
这两个作战学说,增益最大的就是对人员杀伤项。
以第一‘红旗’山地战术兵团为例。
之前的对步兵杀伤数值为109。
经过两次增益后,直接增长到了130。
日军精锐甲种师团下,一支满编步兵联队的对步兵杀伤数值,也不过如此。
国内地方军队的该项数值,普遍维持在50-70左右。
强如第59军,也才勉强维持在90左右。
当然,真实的战场不是虚拟卡牌游戏,数值只是一支部队作战能力的反映,并不能以此来论胜负。
若是遭遇突然袭击,后勤补给线被切断,军心动摇等情况。
各项数值很有可能会断崖式下降。
将意识切换到科技线上。
王奉瞟了眼右上角的经验值——4428。
发财了!相比于作战学说,武器装备的升级,更让人心情振奋。
这几日大后方一直传来消息,他都忙得没时间一一处理,只能由赵方远统一汇总后呈送上来。
目前第一步枪厂,日产量80-100支步枪。
第一子弹厂,日产量达到了两万发,由于是重点项目,各项资源还在不断倾斜,产能节节攀升。
预计整个二月份,月产量能突破百万发大关。
工厂规模在不断扩大,技术工人越来越稀缺。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宋文杰和黄绍竑联手,由行政公署牵头,军队实际管控,成立了一个技工学堂。
一期招生数量,就达到了五千人。
流水线上的工人,培训时间都很短,只需要熟练掌握重复性的操作,再略懂一些浅薄的机械运作原理即可。
预计两个月就能毕业。
王奉心中嘀咕:“看来应该继续扩大产品种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