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穷则战术穿插,且精准打击!(3/4)
数特殊情况下,会临时加配一个野战医院。那些被俘虏的鬼子医生和伤兵,一个个硬气得很,宁可死也不愿意投降。
王奉索性就成全他们,直接给张虎发电,下达了就地击毙的命令。
也根本不怕事情败露。
对于国内民众来讲,相比起以德报怨之类的空话,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口号,好像更有号召力。
至于国际社会。
先不说能不能闹到那个地步,就算是传播出去,那又能怎么样?若是国际社会的谴责真有用,也不会让小鬼子一路打到徐州。
在王奉看来,所谓的谴责,还没有野狗对着轮胎呲尿有威力,起码后者能让人恶心一下,腐蚀橡胶表面。
看向俯瞰视角内,三个已经缴了械的野战医院,他心中不免有些羡慕。
他娘的小鬼子,后勤配属的还真相当到位!
自己麾下的战斗群,满打满算两三万人,就一个野战医院。
医疗资源相当紧张。
王奉心里嘀咕着:“看来得培养专门的技能人才了”
“要不.在长治军校增设一个野战急救科?”
众所周知,一名合格的医生,培养周期很长。
就算医疗兵不用学的那么面面俱到,但在最快情况下,也得一年左右的时间培训,才能顺利毕业。
百年教育,还真不是说说笑的。
想到这,王奉不禁有些无奈。
抗战之前,以常凯申为首的国民政府,统治着中国大半数区域,也曾搞过不少发展工业,发展经济的措施。
1927-1937年,美其名曰“黄金十年”
口号喊得挺响亮,但背后的实际效果,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微薄的军事,民用工业,有一大半还是清朝时期传承下来的。
例如汉阳兵工厂,金陵兵工厂等,其规模也仅维持在清政府时期的水平。
不上不下,差不了多少。
可不要以为十年的时间很短。
孱弱的苏联,能在十年时间内完成两个“五年计划”,直接跃升为世界工业强国。
就算民国底子差,效果有苏联的十分之一也好。
可惜并没有.只能说不开倒车,就已经很不错了。
其中具体的原因,王奉也不愿意深究,倒是长治地区的兵工厂,产量一天比一天高。
马上又能解锁新的工业国策了!思绪回到战场上。
日军野战医院最珍贵的资源,便是各类急救药品。
郎少华不止一次和他抱怨过药品紧缺的事,但他也没办法。
这东西国内根本无法自主生产,想要用药,只能从欧美等国进口。
经过买办阶级一倒手,价格翻了数倍不止。
在一般的国军部队中,就算是连排级军官,也不一定能用得上高档西药。
俯瞰视角内。
红旗一兵团突破第一道防线后,继续向日军纵深处穿插。
之前的只能算是开胃小菜,热场子用的,到了这,才算正式与日军交上手。
鬼子的后勤辎重兵,以补给站为据点,堆叠沙袋构建临时阵地,进行顽强抵抗。
处理起来需要一些时间,但并不棘手。
这时,郑振中走了进来。
“长官!”
王奉意识回到现实世界:“我给你几个坐标,立刻进行精准打击!”
“每个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