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18/27)
一步往地里走去。偶尔遇到村民,还能听到村民们的夸赞。
“真孝顺啊。”
“可不是,放着好好的厂里工作不干,硬是要回来照顾老娘,是村里第一孝顺的人。”
“建国你真有出息。”
面对面时,大家都是夸赞,背地里却褒贬不一。
“真是傻子,机械厂工作多赚钱啊,回来地里做什么?”
“好像是遇着要升职了,不过也就是十六个月,一年四个月,时间很快过去了,不像我们,一辈子都得在地里刨食。”
“反正我肯定不能干,哪怕在厂里当一辈子小工人,也比在地里刨食要好。”
“那没办法,人家有想法嘛。”
……
唐建国不是没有听说过大家背后的话,要是有选择,他无论如何都不会回来。
偏偏他老娘一点不给面子,再加上那个里外两张面孔的不孝女,要不是事情闹大,厂领导也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可偏偏由头拉那么大,他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这时候回去。
等过了这十六个月,他回了厂里,这辈子都不可能回村里来!
想着,他看着从对面过来的人,努力挤出笑容。
……
听了一阵八卦,唐园将这一大家子的事放下,将注意力继续放在生意上。
茶叶季过了,送上来的嫩茶果然逐渐在减少,但与此同时,老茶的数量在一点点上涨。
知道她的作风,大家送茶叶上来的时候都会注明是嫩茶还是老茶,让她能清晰分辨,并按照数量给钱。
老茶和嫩茶是比较容易分辨的,只要对茶叶稍微了解过一些,就能一眼看出来,不过因为老茶容易摘,数量也很容易上涨。
原先一家子送上来嫩茶,顶多三五斤,现在一家子送上来老茶,能够达到几十斤,每次送上来都是满满几大袋子。
甚至为此,某天还特意上来一些人,又在边上搭了一个大棚子,专门用来堆放老茶。
不过老茶价格便宜,一斤就一分钱,一家送五十斤茶叶上来,就五毛钱而已。
她没别的地方能存放,所有的茶叶完全没有像大家认为的运走,全部都放在她在这边的宅子里,老茶数量太多,不知不觉就堆了一间又一间屋子。
她实在是没办法,只能在有一天,直接用扁担挑了两大包老茶出去。
说是两大包,其实是两大个麻袋,一袋子就重五十斤。
为了抵消这部分“运出”的货物,她不得不增加囤碎布的数量,这就导致囤在她屋子里的茶叶袋子虽然少了,却多了许多装满了碎布的袋子。
让她突然后悔之前用空袋子代替碎布袋子“运出去”的事。
早知道还有这一遭,她那时候就不那么搞了,这下倒好,又给自己添麻烦,她那屋子里装碎布的袋子堆的,让她都以为自己做的是什么大生意。
挑着担子走远,她转了一圈,去了平常卖茶叶的市场,将两袋子茶叶放在市场里。
熟悉她的人第一时间问道:“今天是什么茶?”
“今天是老茶。”唐园将袋子的位置挪好,打开袋子,又将这几天用的写了价格的牌子放好。
正在闲逛的客人立即被吸引过来:“茶叶只要一块钱一斤?”
“都是老茶,这不骗你,”唐园让对方看袋子里的茶叶,“不过买回去可以煮茶汤,好的茶叶是八块钱一斤,两者的价格差很大。”
“老茶啊,怪不得这个价格,”客人低头看